阅读历史 |

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:楔形文字(2 / 2)

加入书签

“你小子,不过这次真的有事找你,还记得之前你发现的那具外星骸骨和那些刻着文字的石柱。”

“记得,怎么了?不会是因为那些东西出现问题了吧?”

叶远对于外星骸骨并不是十分感兴趣。

但对于那刻着疑是外星文字的石柱却是很感兴趣。

无他,只因为当初发现的石柱有1根,而自己只是拿出一根给了许航他们。

目的就是通过他们,能够搞清楚那石柱上文字的内容。

“因为那名卢博士,我们了解到了一些新的情况。

你发现那根石柱上的文字,证明并不是外星文字,而是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”

听到这些后的叶远,也是微微一愣。

原本以为和外星骸骨一起发现的那些石柱,应该就是外星文明留下来的产物。

可结果现在许航却告诉自己。

那些石柱并不是什么外星文明留下来的。

而是地球上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。

这让叶远一时半会有些不敢置信。

尤其是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,为什么会出现在太平洋深海?

这好像有哪里不对劲的地方?

楔形文字(楔:念iē,不念qi啊)。

也叫钉头字、丁头字。

它是发源于人类最早的文明之地——美索不达米亚平原。

公元前300年,居住在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,创造出了楔形文字。

在西亚地区使用了3000多年。

传至阿卡德、巴比伦、亚述各时代。

是人类文字中最早达到成熟水平的文字。

楔形文字的书写工具和方式很奇特。

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。

少数写于石头、金属或蜡板之上。

还没有发现在石柱上的楔形文字。

从这点上就可以知道,叶远的发现有多么重要。

楔形文字书写时,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通过压写的方式进行书写。

形成左端粗右端细、或上端粗下端细的痕迹,看起来很像钉子。

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,不易变形。

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中,楔形文字也发生了表音和表意的变化。

楔形文字在亚述帝国时期(公元前14-前7世纪)成为了地中海东岸到波斯湾的国际通用文字。

但很遗憾的是,因为种种原因,这种当时盛行一时的文字,并没有流传下来。

本章完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